广藿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央一号文为高要南药生产注入发展强心针
TUhjnbcbe - 2021/12/20 15:17:0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任务。相对以往,这些目标的制定,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药是我区农民传统增收主要经济作物,中央一号文精神为我区农业企业推动南药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这里是广东(高要)粤台农业合作示验区核心区,也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的——巴戟天种植基地,今天,我们走进这里探寻这味中药材的神奇之处。"


  近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介绍了我区一味中药材巴戟天。


  巴戟天是我们肇庆的传统道地药材,种植已经有多年历史,年“高要巴戟天”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肇庆高要区是巴戟天的主产地,南药巴戟天的年产量2.5-3万吨,产值接近5亿元,其中高要区产的优质道地巴戟天年产量近1.6万吨。


  "我们几年前和肇庆学院的生物学院及美国一家公司的几个教授,研发巴戟天里面的附加值,从传统的泡酒、煮汤、配药里面再研发,结果发现(巴戟天)的藤蔓叶子中有几种成分,对老人痴呆还有帕金森病,有着非常明显的预防功效。"

巴戟天


  巴戟天之所以登上了央视,除了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更重要是近年来在种植中不断创新,变废为宝,通过研究探索,让巴戟藤、叶成中药良药。


  近年来,高要董福行农林高新科技种植管理公司从种源选种、培植、炼苗、移栽到种植追溯源体系建立,采用科学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栽培模式,使高要巴戟天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该公司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平地起畦创新种植法,切合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大健康发展主题,使传统巴戟天种植只有60%-70%成活率提升到95%以上。通过这样的创新种植方式,不仅提升了巴戟天的产量,也降低了上山采拔的人工成本,从而增加戟农收入,解决了未来农村老年化劳力问题。年12月,董福行巴戟天基地通过了省质监局的审核验收,成为了省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高要巴戟天的种植标准得到推广。


  "(根据)中央一号文,为结合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这个主题,我觉得未来要产业化、标准化,从我们传统的南药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广藿香、肉桂、桂枝等等产业发展来看,首先觉得要从土特产、农副产品,通过园区建设成为为一个产业化、工业化、标准化(的产品),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迎合未来大健康产业的需求。"

来源:高要广电新闻编辑:程晴编审:容娟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一号文为高要南药生产注入发展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