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梳理全国各地区新型冠状病*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了解中医药诊治COVID-19的专家共识意见,为其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发布最新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对疾病分期、辨证、推荐处方、中成药等信息进行提取并汇总,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截止2月19日,共检索得到官方发布的COVID-19中医药诊疗方案33个,包括1个国家《方案》、32个地区《方案》。对其中26个诊治方案按照早期、进展期、危重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对COVID-19中医诊治的专家共识意见进行分析。①证分布情况,早期阶段以寒湿郁肺证(33.33%)、湿*郁肺证(13.89%)为主,进展期多见热*郁肺证(48.65%)、湿热蕴肺证(32.43%),危重期主要表现为内闭外脱证(60.53%)、热*闭肺证(31.58%),恢复期则常见肺脾气虚证(51.61%)和气阴两虚证(38.71%)。②方剂使用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达原饮(16.67%)、藿朴夏苓汤(16.67%)、不换金正气散(12.50%);进展期主要用麻杏石甘汤(28.74%)、达原饮(14.94%)、宣白承气汤(12.64%);危重期主要推荐参附汤(28.81%)、宣白承气汤(13.56%)、*连解*汤(10.17%);恢复期则以*芪六君子汤(22.73%)、沙参麦冬汤(13.64%)、竹叶石膏汤(11.36%)为主。③中成药使用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藿香正气胶囊(17.65%)、连花清瘟胶囊(8.82%)、金花清感颗粒(5.88%);进展期主要用喜炎平注射液(12.66%)、血必净注射液(12.66%)、痰热清注射液(8.86%);危重期主要推荐中成药为安宫牛*丸(18.70%)、参附注射液(13.82%)、血必净注射液(13.82%);恢复期则以生脉冲剂(34.78%)、参麦注射液(17.39%)、生脉注射液(13.04%)为主。④药物分布情况,早期阶段常用广藿香(67.57%)、厚朴(64.86%)、苦杏仁(59.46%);进展期主要用苦杏仁(89.19%)、石膏(78.38%)、麻*(59.46%);危重期主要用人参(56.41%)、山萸肉(53.85%)、附子(35.90%);恢复期则以茯苓(67.74%)、陈皮(58.06%)、砂仁(48.39%)为主。⑤药物配伍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药对为“厚朴-广藿香”“草豆蔻-厚朴”;进展期以“石膏-苦杏仁”“麻*-苦杏仁”为主;危重期以“山萸肉-人参”“附子-人参”为主;恢复期以“陈皮-茯苓”“砂仁-茯苓”为主。结论诊治方案综合分析结果提示,诸多方案认为COVID-19发病早期多属感受湿邪疫*,治疗上以辟秽化浊、宣肺透邪为原则。进展期“湿郁化热,热*损肺”,治疗上以宣肺通腑、清热解*为大法,攻下泻热以助肺气宣降。危重期“热*瘀阻,内闭外脱”,治以开闭固脱,解*救逆。恢复期患者“邪去正虚”,治疗上以清解余邪,益气养阴健脾为主。
-·-·-·-·-·-··-·-·-·-·-·-·-·-·-··---·-·-·-·-·-·-·-·-·-·-·-·-·-·-·-·-·-·-·-·-·-·-·-·-·-·-·-·-
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以湖北省武汉市为首发地的新型冠状病*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疫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截至年2月22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例,治愈例,死亡例,现有疑似例。其中湖北病例数最多,占全国确诊数83%,死亡数占全国死亡总数的96%,治愈数占全国治愈总数的67%。
面对危机,全国上下联动,积极战“疫”。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简称“国家《方案》”),详细阐述并更新了中医药诊治COVID-19的方案内容,首次在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并取得确切成果。在国家《方案》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确诊病例中医辨证情况,相继发布了地方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简称“地区《方案》”或“某地区《方案》”)。本研究将国家《方案》和地区《方案》中的专家共识意见进行梳理,以期促进临床医务人员更好、更快掌握中医药诊治COVID-19方法,也为各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检索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