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传统中成药对治夏季某些常见病,即在传统中医中认为的湿温,暑湿,风热,风寒感冒以及内夹肠胃不适等病症上,如果辨证准确的话,开始用的话往往是效如桴鼓覆杯而愈,是并不需要借助任何西药的。但是如果一旦研判错误,或者图省事过早使用了西药吊瓶的话,就会陷入病情缠绵反复难愈的难堪境地。下面结合我的多年临床实践,把几种常用药的使用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偏用于外感风寒头晕恶心,舌苔白为主或兼见*厚腻,内伤饮食呕吐泻泄,脾胃素有湿困者。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者,偏用于表症轻而肠胃不适偏重者,舌苔*厚腻热大于湿者不太适合,最好不要单用或者配合使用。
二:仁丹和人丹名字差不多,但是成分略有不同,所以功效作用应该有所区别,最好不能混用。仁丹的主要功效是针对暑湿和和中专用药,整体药性没有人丹那么偏凉一点,它的主要成分有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等,具有化湿解暑和中止呕的作用。
三:人丹丸含有薄荷脑、肉桂、甘草、木香、冰片、桔梗、樟脑等成分。这个药主要是具有祛风、健胃的功效,可以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另外对晕车、晕船这些眩晕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如果是暑湿重症,它就不太适合了,不如直接用仁丹了。它只可以用于中暑的初起和轻症或醉酒反应,这个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含服使用比较方便。
四:十滴水是祛暑和中的中成药,具有健胃、祛暑的功效,主要还是和人丹一样,用于暑湿初起的轻症,更偏重于和中止呕方面。十滴水主要是由樟脑、干姜、大*、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配制而成,具有健脾、祛暑的功效,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
方解如下:樟脑辛香辟秽,开窍祛暑,为君药。干姜温脾和中,化湿除满;桉油透邪疏风,清热解暑,二药共为臣药。小茴香理气开胃,辛香止痛;肉桂温中理气;辣椒消食解结,辟*开胃;大*荡涤实浊,四药共为佐药。全方配伍,共收健胃祛暑之功。另外注意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里面都含酒精成分,孕妇和小儿和司机等是否可以接受需要提前预判。
五:六一散由滑石粉、甘草组成。具有清暑利湿的功效。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少;外用治痱子。暑热重最好配合使用,侧重点在下焦湿热和外用方面。
六:行*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炒)、硝石(精制)、雄*、珍珠、牛*、人工麝香组成。具有辟瘟,解*,开窍的功效。用于夏伤暑热,头目眩晕,腹痛吐泻。更偏重于暑热伤身后,导致神昏心神恍惚不安,兼有肠胃不适的,如果没有这个病症,完全可以用十滴水人丹等代替。因为药物成分含有雄*,朱砂,滑石粉的,使用时都要注意只能暂用,中病即止。
微店新开张,欢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