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2 16:01:00
这篇文章很难写,因为中医粉和中医黑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对立。讨论这个问题,分分钟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就会土崩瓦解。所以很多育儿群里都有:“禁止讨论中西医冲突”的群规。因为一讨论大家就不在一个频率上,分分钟不欢而散。每次培训,我都会让大家“站队”:中医粉站左边,中医黑站右边,不粉不黑站中间。无论刚开始哪边人多,最终的结局我们都会调整为:不粉不黑看证据!也就是:循证的看待,有证据表明有用就信任推荐,没有证据且副作用不明确的,不推荐!习大大指示说:“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努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一些医生。领导的指示,理解的加快执行,不理解的执行中加深理解,这句话总是没错的,我今天就斗胆尝试写一下吧。我们首先要理清楚一个概念:天然药物≠中草药。按照中医的思路下药才叫中草药,而主席说的中药现代化是用科学的方法检验药效,并在有用的前提下产业化,这是没有错的。青蒿素的发明来源于中医药的灵感,但不能证明所有中药都有用。中医药中一定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不能盲目的全部听之任之,也不能全部摒弃,看到天然的就喊打。我还记得我写过一句“寒从脚底起”就被某些妈妈抨击说“你不是不信中医吗?”这就过了哈,这是常识,跟中医药没关系,不用中医说,地球人都知道脚的保暖做好了人就不冷。只是现代医学证明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光脚更有助于锻炼神经末梢,所以不用强求不冷的孩子穿袜子,但是觉得冷了,先把脚保暖了,是没错的。求生欲太强了。。。。。。我太难了。国家为何提倡“大力发展中医药”,是希望“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天然药物是指经现代医药体系证明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今天我们重点书下:植物药!顾名思义,是以植物初生代谢产物如蛋白质、多糖和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酚类、萜类为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制剂。在一些西欧国家(如德国),植物药、保健饮品已广为大众接受;美国已通过修改FDA的有关条款放宽对植物药的限制;而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更是植物药的生产大户;香港已决定斥巨资组建中药港。天然药物的研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