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说为什么爷爷寄的端午茶更香一些,是因为它含了更多的树根吗?”亮说的参照物,是放在姥姥家的端午茶,家乡寄来的贺岁手办礼。而自家的端午茶,还是大前年年底爷爷寄来的(参见《菊花茶、红糖茶与端午茶(18.11.29)》),托邻居儿媳从她娘家找亲友制作。满满一大箱,塞满了大半个橱柜,喝了两年多还剩一半。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也比亮爸年前刚收到的手办礼味道更冲,相比而言,后者更显得寡淡无味,无怪乎对亮来说只是聊胜于无。
是呀,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亮爸展开了线上调研,既是想回答亮的问题,也是给自己解惑。尽管亮爸从小开始喝端午茶,却没认真思考过亮这个问题,甚至不知道端午茶的配方组成。
端午,真是一个古代全民健身日,除了吃粽子卷薄饼赛龙舟插艾草,老家还有全民(妇女)出动上山采草药晾晒端午茶的习俗,祛病防疫,辟邪消灾。有意思的是,亮爸在网上找到好几种配方,后来找他一位能识百草的高中同学帮忙,甄别了因体质而异的适用配方。之后,选择六种主要成分,从植株到入药部位再到其气味特征和化学成分,一一道来。
“亮,快来,占用你五分钟。”大功告成之际,亮爸迫不及待地唤来唯一听众,亮妈宁可刷她的抖音,反正她对端午茶也兴趣一般。
“原来这就是广藿香啊,是不是就是这个,光滑且软绵绵的。”亮从亮爸抱着的茶叶罐里找到和图对应的实物。
“还真有桑叶啊,嘻嘻,我尝过,当时就很好奇为什么蚕宝宝爱吃。”
“这小块的木片就是石菖蒲,大块的是山苍柴(山苍子根),我也啃过,有点香。”没想到亮都亲自下口,简直化身为尝百草的神农。
闻香识百草之后,亮爸试探道:“亮,如果让你做一个制作*米粿的ppt,你愿意吗?”
“没时间,我作业都来不及!”除非,作业里有它。
(小报告前6页。)
姥爷的胡来汤(21.2.15)“这*瓜鸡蛋汤哪有搁胡椒粉的呀!”面对亮妈的指责,姥爷点头称是。
“呵呵,爸做的这叫胡来汤。”亮爸的形容引起哄堂大笑。
“那我来尝尝。”大家的讨论成功地勾起了亮的好奇心。
“那是,光吃馒头太干。你一片馒头攥手里,半天都下不去。”亮爸早就看不过眼了。
“才不是呢,我是没菜才没吃好不好。”
“你看看,肉末小白菜、烩茄丝,这些不都是菜吗?”亮妈指指点点大转盘。
“可是,每次转盘到我这,不是炒蘑菇就是咸菜疙瘩。”哭着一张脸的亮再次引发大笑。
可怜的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