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血?
从西方角度来看,精油的植物科属及分子结构决定了精油的对身体的益处,大多数精油都具有抗菌、抗氧化的能力。祖国医学更多讲的是气与血,它们是构成人的最基本物质。血很容易理解,是濡养我们身体的流动物质。在中医辨证中常出现血虚和血淤体质。如果造血功能不强,消化功能不好,人体生成血就会出现问题。血虚的人的表现:面色萎*,尤其是月经不正常或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现血虚;血瘀指淤堵,脸色如猪肝色,包括腿部青筋爆出等等。比较难理解的是气,气被认为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推动人体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生命进程的物质。气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停止,例如有气无力、精气神不足等等。气就是人体的原动力,一些体力劳动过度的人、用脑过度的人,都容易气虚。气还会有气滞,例如气不打一出来,疏肝理气,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需要行气。一个人的气血是否通畅和充足,决定了她/他身体是否健康。如何来补气食补是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使用的补气血的方法,尤其广东人,喜欢和擅长煲汤,汤里会添加各种药材。例如桂圆、枸杞乌鸡汤,也是女性补气血常食用的。另外我们还会很有意识的看中医来进行身体的调理,用中药来补养身体。一个非常出名的方子,四物汤,有“男不离四君,女不离四物”,四物中就含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这是帮助女性养血、补血、行气的配方。“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分家,比如血虚的人在补血的同时,也要同时补气。芳香与中药
当归、姜*、五味子、生姜都被称为芳香中药。芳香中药与普通中药的区别芳香中药中的芳香挥发物是它的主要成分,例如当归,当归油是当归植物中最主要的成分,所以当归精油和当归中药材的作用非常接近。芳香中药在中医的运用中非常多,从中药中提取的精油也有同样的作用。行气活血:气滞血瘀的人,需要运用芳香物质,例如五味子就是很好的补气精油。姜*也是破血下行,调经止痛非常好的一味中药。在行气活血方面,是中药精油最擅长的。通窍止痛:窍指眼耳口鼻舌,是人体与外界交换物质的通道。如果这些地方堵住了,就会出现疼痛,比如鼻塞、牙痛。窍被关上了,利用芳香中药的药理帮我们通窍。例如木兰花、薄荷,在通窍和止痛上被运用较多的两味中药。开窍醒神,在中医中用到比较多带香字的,例如乳香,苏合香。枫香与苏合香是一类物质,枫香、乳香会帮助我们开窍醒神,可以用来做头疗。化湿健脾:芳香化湿是中药精油很擅长的,例如广藿香,因为我们的脾胃喜燥恶湿,芳香中药,芳香精油都可以帮助排湿。例如脾湿严重,可以多用广藿香,檀香。解表散邪:遇到外邪,可以用中药来解表祛邪,邪分热邪、寒邪,如果因为热邪导致的中暑、感冒,可以用薄荷来散热邪。冬天已中寒邪,可以用生姜、姜*、肉桂来驱散寒邪。护正辟秽:在西方,经常会用燃烧杜松枝叶来祛邪,东方会熏艾草来驱赶邪气。乳香,檀香也是宗教里常用的,芳香类的物质熏香能够带来良好的环境。轻滋养时代
中药我们都不陌生,通过看医生,开药,再煎药,再忍受苦苦药喝下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寻求更加快捷,轻松的保养方式。近几年来,有流行“轻滋养”的方式,例如燕窝,是非常好的滋补品,但炖起来非常不容易,现在市面上会有鲜炖燕窝,炖好送上门。这种轻便快捷的方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点点滴滴了,精油也可以算轻滋养,它的优势在哪里呢?不需要专业技术,只需打开盖子轻轻嗅闻或香薰,就可以起到作用。目前有些中药会有来源的不安全性,但精油会严选产地,利用蒸馏法来获取,更加安全,不会带来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在人体中4-5小时就会代谢。精油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推荐中药会很有负担,但精油操作简单,更易接受。血家圣品--当归
关于“当归”这个药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做王福的青年,以采药为生,为了赡养母亲,刚刚娶亲的他准备冒险到猛兽出没的老君山中采药。临行前,他对妻子嘱咐道:“我若三年未归,定是死于山中,你可另行嫁人。”转眼已过去三年,李氏相思成疾,患上了妇科病,她认为丈夫必死无疑,只好改嫁他人。
不料,在李氏改嫁1个月后,王福竟奇迹般地回来了,他挑着一担药材回家,见妻子已另嫁他人。他悔恨交加,托人将药材带给妻子,以弥补自己的亏欠。李氏见到这担药材后,眼泪簌簌而下。此后,当她思念前夫时,就拣起一块药材,或生嚼,或泡茶,从丝丝苦味中回忆往日的甘甜。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原先紊乱的月经也恢复了正常。从此,人们记住了这种专治妇科病的药材,并给它取名为“当归”。
正是因为当归的名称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所以,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当归多生长于高寒多雨山区,主要生长在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地。又称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等。当归为根入药,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根称“全归”。
中医根据当归的不同部位,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头补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活血。既可各部分单独使用,也可以全当归使用。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表面呈*棕色或棕褐色,有浓郁的香气,味道甘中带辛。临床上常以切片生用或经酒炒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当归“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妇人漏下绝子”的记载。明代《本草正》中写道:“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清代《本草汇编》中记载:“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中医认为,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疾病,被誉为“妇科圣药”。所以说当归是天然的女人药,是名至实归的。由于临床适应范围广,临床应用较多,又有“十方九归”的说法。现代,当归仍然是临床常用的补血活血中药,除了能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外,对肠燥便秘、风湿痹痛、痈疽疮疡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现代研究表明,使用当归能有效避免维生素E不足的问题,而维生素E正是身体抗衰老不可或缺的物质,当归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可有效防止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效果良好。清代非常有名的医生张德裕《本草正义》中提到,“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当归既可以补血又可以行气,尤其血虚引起的头晕眼花,疲倦、面少血色的情况。当归的第二个作用是活血,容易痛经的人,有淤堵,当归可以帮助活血,调经止痛。当归还可以改善血虚引起的便秘,以及咳嗽等呼吸等问题。多特瑞的当归来源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当归对海拔高度,种植的方式,土壤的要求非常高。严选于海拔米,并且在向阴面种植的当归,当归喜欢阴冷的气候,生长在阴坡。当归种植后,第一年打籽,第二年育苗,第三年才会产出当归,当归采摘后,土地要空两年才能种植下一批的当归。因为当归对土壤营养的吸收非常多,所以土壤需要养。在选材上,当归精油的原材料非常严格,同时当归的检测,每一批都会送往美国APRC(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验证当归精油的成分是否纯正,是否有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以及它的有效性成分是否达标。原材料的选择和最后的检测都是按照非常高的标准来执行。当归精油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避免了农药或重金属的残留,保证了当归的品质安全性。但同时蒸馏法使当归的出油率非常低,出油率只有0.12%,相当于千分之一。由于原材料消耗非常大,所以当归精油的价格较高。当归中的有效成分非常高,所以每次的使用剂量不可太多,每天一滴就可以满足日常的需要了。当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川穹内酯,也叫藁本内酯,能够放松,解痉挛。根据实验研究,川芎内酯对人体内脏的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平滑肌是覆盖在我们的血管中的物质,例如呼吸道、子宫、肠道表面都有平滑肌的存在,帮助我们五脏六腑的收缩,如果平滑肌过分紧张,就可能出现血管淤堵,经痛,呼吸不畅等问题。川芎内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子宫、呼吸道、肠道的紧张感。也恰恰与中医中的润肠通便,调经止痛的作用非常相似,所以通过西方的检测技术可以验证中医中的实证是真实存在的。但川芎内酯不是特别稳定的成分,打开当归精油后要注意保存,也尽快用完。当归的使用搭配如上图所示,以香薰为主。所有的配方中当归的用量都为1滴。当归的使用禁忌:1.用量一定要少2.体热,容易长痘痘的人,不建议单独使用当归。因为当归辛温,可与茶树,罗马洋甘菊,清热解*的精油一起用。姜*在中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药,姜*,辛、苦、温,入肝脾经,作用是辛散温通,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姜*在性质上与当归有相似之处。淤堵一类的月经问题,可以将当归与姜*搭配。补气圣品--五味子
五味子在中药中的记载是收敛肺气、镇静宁心、保肝护肝。五味子被列为上品中药。上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疗效性,还有安全性,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保养,目前可以常常见到五味子茶,可作为日常茶饮。在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中记载,“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兼有咸味。”因此,就有五味子之称。中医中的酸甜苦辣咸对应五脏,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中医认为五味子对心肝脾肺肾都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自古以来也是被皇家喜欢和多用的一味药物。清代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述了慈禧太后会用五味子膏来疗愈自己的失眠盗汗,虚乏气短。五味子可提升体力,消除疲劳,改善智力及提升工作效率,适合年龄增长而肾经减弱,体力渐衰,脑力减退的人群。帮助补肾经,调整体力和脑力。在东晋时期著名的医生、道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有记载,“一位淮南公服用五味子十六年,面色如同玉女,如水不粘,如火不灼。”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五味子有强壮、回春的功效。中医讲究五脏平衡,五脏从来不是独立的,一旦某个脏器受损,其他脏器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平时我们都是心脏不好就养心、肝脏不好吃点保肝的,那有没有一物可以同时滋补五脏呢?
当然有!
一物具五味五脏皆可养
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五色可养五脏,譬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多吃些黑豆等;但您知道吗?其实五味也可养五脏,自古就有一味神药,它兼具五味,五脏皆可补。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孙思邈称常服它补五脏之气;
武则天用它补益身体、延年;
《抱朴子》中提到淮南公羡门子服它十六年,面色如玉。
它就是五味子!
国医大师陈可冀曾提到对于中老年来说服用五味子补益身体、安神极佳;在《养生堂》《健康之路》中五味子也曾被多次提到,正如专家所说:吃再多补药,不如每天一杯它,五脏全补齐了,身体自然健康更长寿。
中医讲“酸、甘、苦、辛、咸”五味分别归入五脏,与肝、脾、心、肺、肾相对应。而五味子刚好对应了这五味,简直就是天生的保护五脏的法宝:
心的守护神
名医张仲景的“生脉饮”,就用五味子益气、护心脏;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也有记载,慈禧用它来养心神。
其实是五味子中含有的独特物质能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还能安神、健脑。秋后心脑血管高发,此时定要每天喝上一杯。
保肝的良药
五味子堪称保肝的良药,特别是对慢性肝炎有奇效。
对于常年服用各种药物的人来说,每天一杯五味子,可对酒精、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促进肝细胞恢复,更有助于肝脏排*。
补肾的要药
药王孙思邈讲五味子补肾,治消渴(今天的糖尿病);并且五味子既能滋养肾中精气,又可固摄肾中精气,比单纯滋补的药效更佳。
对于肾虚或是糖尿病的中老年用五味子泡水不仅可以滋补肾脏,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等症状,有助于降低血糖。
肺病的克星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都会有肺虚的情况,咳嗽、气喘也是常事,此时可以用五味子泡水喝,收敛肺气止咳的效果特别好,五味子堪称一味治久咳虚喘的良药。
养脾胃佳品
五味子,甘入中宫益脾胃。上了年纪后脾胃运化功能慢慢减弱,而五味子可保护肠道胃粘膜,简直就是您养脾胃的好帮手。另外,对脾肾虚寒导致的久泻不止也有很好的功效。
五味子和当归一样,产自于中国,并且来自于东北地区。五味子分为北五味和南五味,精油的选择为北五味子。五味子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东北地区土壤疏松肥沃,土质较高的黑土地所产的五味子是最好的。五味子与当归一样,萃取出精油后会送入美国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五味子精油萃取自五味子果实,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市面上大部分五味子精油都是用二氧化碳萃取法。用蒸馏法萃取出油率同样很低,为0.38%,约千分之四的萃取率。五味子的每日使用在1-2滴就足以满足日常的滋补需要。α-依兰烯和β-雪松烯是五味子的主要成分,这两种成分是很少见的,也是中药精油的特别之处。α-依兰烯和β-雪松烯属于倍半萜烯,倍半萜烯的分子都为大分子,有沉稳,安全的特性,适合长期使用,帮助放松、抗氧化。所以在滋补神经(交感与副交感神经)、镇静宁心方面有很好的效用。白天香薰五味子精油会使精神百倍,晚上会有镇静安睡的感受。五味子具有收敛特性,尤其适合肺虚久咳少痰,可使用五味子、没药、佛手柑补肺气。感冒初期不建议用五味子精油,可用生姜、罗勒等精油将体内邪气进行发散,再用五味子进行肺气的收敛。五味子可保护肝脏,抗氧化,与天竺葵,侧柏香薰疏肝理气。五味子滋补神经,与当归、岩兰草、薰衣草在睡前搭配香薰使用。气虚的人容易盗汗自汗,可用五味子搭配丝柏、安定情绪使用。气虚或阴虚体质的人也适合用五味子精油。气虚可搭配乳香、野橘、迷迭香精油。阴虚,津液不足,可搭配当归、天竺葵、依兰依兰来使用。五味子的禁忌:感冒初期不适用;中医认为没有生姜不称其为中药,70%的药方中都含有生姜,生姜的主要作用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因为风寒感冒可用生姜来驱除寒邪。生姜还可止呕。温馨提示植物精油疗法是调整情绪,使身,心,灵平衡和谐的自我健康辅助方式。在急症与病痛来临时,请及时就医。文章中所提及的精油知识、使用搭配及方法均来自网络与芳疗书籍,以及各精油爱好者的使用分享,且仅适用于通过CPTG专业认证的植物精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