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行掉队?24部门总经理28分行管理岗位缺人
摘要: 广发行属于我国最早一批走商业化道路的银行,现有29家总分行与500多家营业点,属于较为大型的股份制银行。中国平安在与深发展修成正果之前另外一家曾被平安“相中”的广发银行似乎被遗忘在公众的视野。 最高层4年变换3次,四大股东流动“互为不顺眼”暗涌 广发行属于我国最早一批走商业化道路的银行,现有29家总分行与500多家营业点,属于较为大型的股份制银行。
广发行属于我国最早一批走商业化道路的银行,现有29家总分行与500多家营业点,属于较为大型的股份制银行。按美好的思维而言,广发行经历重组与在四位“猛人”的照料下,发展速度应前所未有地提速,但事实上却不一样。
中国平安与深发展的联姻之旅在目前告一段落,而金融界也看清了强强联手能够给两家公司带来可预计光明前景。中国平安在与深发展修成正果之前另外一家曾被平安“相中”的广发银行似乎被遗忘在公众的视野。
想当年,金戈铁马,对手如云。2006年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广发行在中国平安、花旗集团、法国兴业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界龙头大哥面前是何等的重要。经历了一场银行界与保险界的大角逐后,花旗、中国人寿、国家电与中信信托以各持有20%股权并列广发的第一大股东以“一对多”的形式结束这场资本游戏。
最高层4年变换3次,四大股东流动“互为不顺眼”暗涌
广发行属于我国最早一批走商业化道路的银行,现有29家总分行与500多家营业点,属于较为大型的股份制银行。按美好的思维而言,广发行经历重组与在四位“猛人”的照料下,发展速度应前所未有地提速,但事实上却不一样。
“自启动重组以来,广发行最高层领导的频繁更换是广发行发展速度缓慢的最大原因。自2006年确定重组战略投资者后至今,短短4年时间里换了3次董事长或行长。频率之高是一般大型股份制银行所较少出现的。”一位在几个月前因个人原因已经离职的广发行中高层人士表示。
确实,在2006年确定花旗等战略投资者之后,原广发行行长张光华(现任招行副行长)打响高层更换第一波,花旗派来的辛迈豪接任该职位;而后在2009年广发行副行长王新等一大批中高层相继因为受贿等罪名而下马,当时任董事长的李若虹也因身体原因提出请辞,原中行北京分行行长董建岳的空降再一次打破广发行的宁静。
在今年任职满3年的行长辛迈豪也被花旗调往花旗新加坡分行,而主管个人业务的副行长林文与风险管理副行长岱默奇也离任,取而代之的分别是曾担任花旗台湾分行行长的利明献。
而曾任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行的长宗乐新与曾任花旗香港分行销售及分销部董事的蔡丽凤分管公司金融和个人金融。
上述人士表示,“虽然高层一贯对外宣称领导的变换对广发行发展的进程没有任何影响,但其实早在2007年辛迈豪正式上任广发行不久就开始明显感受到中国式的领导作风,有一部分领导明显地表示出不配合。”
“同时四大股东各占20%股权不分上下,由于花旗银行在银行业务上管理有优势,四大股东一直协商让花旗派遣人员担任行长等重要职位,但其实各怀自己的算盘。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处于大家都互相看不顺眼的局面,特别是花旗与三大中资股东之间。这就是辛迈豪虽然有许多银行点子都不能发挥出来的重要原因。”
致电银行业证券分析师时他们都表示,“由于广发行为非上市公司,所以了解并不深入,不过确实有许多银行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我们在一些讨论中认为四位股东在股权上的互为制衡是广发行发展战略相对混乱与速度缓慢的根本原因。”
同时,广发行在对媒体公众方面相对而言比较低调,一般情况下很多情况或消息都不愿意过于对外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