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5833930.html广藿香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于广东石牌及海南省。台湾、广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药材: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本品辛香微温,宣化湿浊而不燥烈,入脾、胃、肺经。内化中焦湿浊而醒脾、止呕,外散肌表风寒而发表解暑。善治湿阻中焦、恶心呕吐,兼风寒袭表者尤佳。
化涩,止呕,发表解暑。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广藿香配佩兰:广藿香微温,功能化温和中、解暑、止呕,且兼发表;佩兰性平,功能化湿解暑。两药相合,尤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用。
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本品芳香温散,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唇形科藿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同广藿香。
↓,药考金牌直通班全年最低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