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一国产名药卖不动了赵本山代言也没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www.txbyjgh.com/m/

曾经的藿香正气液也算是中国驰名品牌,加上赵本山的代言,使得这支小小的药水几乎成了解暑祛湿的“神药”,而曾经的重庆太极实业集团也凭借藿香正气液一跃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领头羊。

不过近期太极集团却因财务压力,不得不转投央企“门下”寻求庇护,这种变化不可谓不大。太极集团是何以走到今天这个境地的呢?

“双十”计划尽数落空,太极集团梦碎

太极集团成立于年,公司最广为人知的业务就是中成药这一版块。由于旗下的重庆中药研究院是国内最大的中药研究中心,太极集团也就很快在中成药的领域站住了脚。

藿香正气液源于宋代的古方,太极集团对此进行了改进,去掉了药品中的酒精,因此将广告词拟为“不含酒精,不辣不苦”。年藿香正气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同年挂牌上交所成功上市。

根据集团年的年报显示,太极集团年营收已经突破了10亿,此后数年太极集团的发展势头一直很好,年年营收已经超过50亿元,到年的时候集团总营收超过70亿元。

光是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元,为此太极集团还提出了“十年战略规划”,在长沙开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规划会。除了太极集团高层之外,会议还请来了老百姓大药房和益丰大药房的董事长。

会议上太极集团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计划年“实现国内外双百亿元销售”。其实早在年的时候,太极集团还曾提出过“十年千亿”的销售计划,也就是于年总销售额达到千亿。

如今已是年的尾声,太极集团这两个“十年计划”不仅没有一个达成,反而被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入主。而这个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中药集团,落到改头换面的地步其实根本就是有迹可循。

曾经神药地位尴尬,过度销售引市场反感

其实早在年的时候,藿香正气口服液就面临销售额大幅下降的难题,两种规格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年分别销售万盒、万盒,同比下滑28.46%、10.9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极集团想出来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那就是对外宣称制药成本增高,因此要提价11%。显然这个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销售的问题,甚至还让藿香正气水的库存积压变得难以解决。到年,短短一年时间太极集团就亏损了将近万元。

如果说销售不理想是外因,那么高昂的销售费用,相对低廉的研发成本就是导致太极易主的内因。原来-这四年期间,太极集团的花在销售以及推广上的费用总额是42.52亿元,而同期投入在研发上的费用仅仅是2.05亿元,不足推广费用的1/20。对于这样一家中成药的龙头企业来说,这一数据对比显然是离谱,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让人不禁好奇,太极集团究竟是制药公司还是广告公司?

太极集团迫切地想要抓住藿香正气水这根救命稻草,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妄图把其打造成国民神药。可惜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人们在面对各种“神药”越来越能保持理性,藿香正气水更多地被定位为防止中暑的药物。可中国一年又有多少人中暑呢?太极集团这种做法实在是舍本逐末,忽不把心思放在研发药品上,一味想着做推广,最终就败在了天价推广费上。

结束语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其实并不关心太极集团高超的销售手段,我们更多地是希望这些制药公司能各司其职,勿忘初心。不知道朋友们认为转投央企的太极集团,能在未来有所改变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