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4月16日,《玉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我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验与做法文章:《陆川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一做强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给全县农业人带来深深的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制定我县农业产业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进糖料蔗、中药材、水果、蔬菜、畜禽、渔业等种养产业和特色林业、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做强做大我县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建设“一城三区”贡献力量。现将今天刊发的文章全文摘录如下:
编者按
年4月16日,《玉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验与做法文章《做强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过“三个必须”擘画出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应始终围绕总书记指示,发挥基层*员干部作用做大做强县产业发展,为建设“一城三区”贡献力量。现将今天刊发的文章全文摘录如下:
近日,工行玉林分行与广西神龙王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神龙王“冷链E贷采购云”系统上线,这是全国首个冷链物流产业链综合服务项目,为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提供了特色场景综合化金融服务。近年来,陆川县立足特色资源,从激发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入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以陆川猪、高密度养鱼、橘红、养牛、中药材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打造陆川猪全产业链
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名猪之一,陆川猪深加工产品先后荣获“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产品”“广西优质产品品牌”,并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年10月,陆川猪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陆川猪品牌价值认定为30.84亿元。借助这一优势,陆川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并从传统的单一养殖向肉制品产品深加工转变,打造完整的陆川猪产业链。今年,该县重点抓好陆川猪产业园建设,在陆川南高速公路出口大桥段规划多亩土地,计划投资28.54亿元,分三年建设集科研、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配送、仓储、销售于一体的陆川猪全产业链产业园。同时,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20多家陆川猪肉制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加快陆川猪研发、推介、发展。
打造内陆水产养殖强县
养鱼是陆川的强项,近年来,该县大胆创新,力求打造内陆水产养殖强县。该县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加快设施渔业基础建设,促进水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推行陆基圆形池、跑道养殖、集装箱养殖等高密度养殖模式,探索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全县渔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4.5万亩,设施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建设完成投产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设施个(条),其中,陆基圆形池个、养殖集装箱20个、养殖水槽16条。预计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7万吨,渔业总产值8.93亿元。
打响中国橘红之乡品牌
发展橘红产业,打响中国橘红之乡品牌。该县以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为中心,搭建橘红全产业链框架,建立全区最大的橘红种植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橘红加工集散基地。为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县通过发动本地业主与引进外资外力的办法,开足马力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先后开发了橘红酒、橘红饮料、橘红含片、橘红膏、橘红茶等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注册了“陆橘红”“陆橘香”等商标。陆川橘红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陆橘红”牌橘红果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陆川橘红花、橘红片、橘红果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年,陆川橘红获得香港“正”印认证标志,同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种植橘红面积达6.3万亩,年平均产量1.13万吨,产值1.04亿元。
推动养牛产业发展壮大
养牛是陆川农民的老本行。陆川县把发展养牛产业作为继陆川猪之后又一新兴产业来抓,从*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做文章,发动、鼓励、激励更多农民尤其是有实力的农民业主参与养牛,同时成立陆川县养牛协会,并使协会成为养牛人之家。该县大力支持推广“回收稻杆—种植牧草—加工饲料—肉牛养殖—粪尿还田—有机种植”生态循环肉牛养殖模式,把牛贷给农户养殖,农户把牛养大后还牛给公司,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推动养牛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50头牛以上的养牛企业有63家,头牛以上的企业有4家。全县新建生态牛养殖示范场7个,扩建生态牛养殖示范场2个,总建筑栏舍面积平方米。
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陆川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为此,该县以创建自治区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致力打造最具潜力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按照“宜种则种、一村一品”的思路,陆川县先后建成滩面镇亩白蔹种植示范基地,米场镇南中村、乐宁村、桥鲁村亩五指毛桃种植示范基地,滩面镇滩面村、坡头村亩广藿香种植示范基地,横山镇陆洪村亩橘红、百步种植示范基地,清湖镇水亭村亩瓜蒌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6.08万亩,年产量4.65万吨,产值5.6亿元。全县已注册登记的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56家,在册会员多人,规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亩以上的种植主体达5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多户。
来源:玉林日报
编辑:梁东艳
审核:杨辉
陆川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强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工行玉林分行与广西神龙王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神龙王“冷链E贷采购云”系统上线,这是全国首个冷链物流产业链综合服务项目,为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提供了特色场景综合化金融服务。近年来,陆川县立足特色资源,从激发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入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以陆川猪、高密度养鱼、橘红、养牛、中药材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造陆川猪全产业链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名猪之一,陆川猪深加工产品先后荣获“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产品”“广西优质产品品牌”,并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年10月,陆川猪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陆川猪品牌价值认定为30.84亿元。借助这一优势,陆川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并从传统的单一养殖向肉制品产品深加工转变,打造完整的陆川猪产业链。今年,该县重点抓好陆川猪产业园建设,在陆川南高速公路出口大桥段规划多亩土地,计划投资28.54亿元,分三年建设集科研、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配送、仓储、销售于一体的陆川猪全产业链产业园。同时,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20多家陆川猪肉制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加快陆川猪研发、推介、发展。打造内陆水产养殖强县养鱼是陆川的强项,近年来,该县大胆创新,力求打造内陆水产养殖强县。该县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加快设施渔业基础建设,促进水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推行陆基圆形池、跑道养殖、集装箱养殖等高密度养殖模式,探索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全县渔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4.5万亩,设施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建设完成投产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设施个(条),其中,陆基圆形池个、养殖集装箱20个、养殖水槽16条。预计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7万吨,渔业总产值8.93亿元。打响中国橘红之乡品牌发展橘红产业,打响中国橘红之乡品牌。该县以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为中心,搭建橘红全产业链框架,建立全区最大的橘红种植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橘红加工集散基地。为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县通过发动本地业主与引进外资外力的办法,开足马力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先后开发了橘红酒、橘红饮料、橘红含片、橘红膏、橘红茶等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注册了“陆橘红”“陆橘香”等商标。陆川橘红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陆橘红”牌橘红果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陆川橘红花、橘红片、橘红果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年,陆川橘红获得香港“正”印认证标志,同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种植橘红面积达6.3万亩,年平均产量1.13万吨,产值1.04亿元。推动养牛产业发展壮大养牛是陆川农民的老本行。陆川县把发展养牛产业作为继陆川猪之后又一新兴产业来抓,从*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做文章,发动、鼓励、激励更多农民尤其是有实力的农民业主参与养牛,同时成立陆川县养牛协会,并使协会成为养牛人之家。该县大力支持推广“回收稻杆—种植牧草—加工饲料—肉牛养殖—粪尿还田—有机种植”生态循环肉牛养殖模式,把牛贷给农户养殖,农户把牛养大后还牛给公司,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推动养牛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50头牛以上的养牛企业有63家,头牛以上的企业有4家。全县新建生态牛养殖示范场7个,扩建生态牛养殖示范场2个,总建筑栏舍面积平方米。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陆川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为此,该县以创建自治区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致力打造最具潜力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按照“宜种则种、一村一品”的思路,陆川县先后建成滩面镇亩白蔹种植示范基地,米场镇南中村、乐宁村、桥鲁村亩五指毛桃种植示范基地,滩面镇滩面村、坡头村亩广藿香种植示范基地,横山镇陆洪村亩橘红、百步种植示范基地,清湖镇水亭村亩瓜蒌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6.08万亩,年产量4.65万吨,产值5.6亿元。全县已注册登记的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56家,在册会员多人,规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亩以上的种植主体达5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多户。
来源:玉林日报
编辑:梁东艳
审核:杨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